很多人注意到,一些2000年以后出生的、被称为“互联网原住民”的人,最近开始从线上消费转向线下购物。
“二次元街区”成为城市新地标,与IP相关的快闪活动大行其道,商场正在转型成为集社交、文化、购物于一体的生活“体验地”……《新华观察》记者走访发现,全国各地的商场都在通过改造和吸引年轻顾客来谋求进步。
中国百货商业协会调查显示,66%的受访企业表示,2024年调整升级数量较上年有所增加。什么样的“爆改”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支持?牛肉?
传统购物中心变得现代明亮
北京冬天的风或许很大,但王府井欢乐购物中心热闹非凡。 1万平米的“2D主题区”人头攒动,不少店铺门前排起了长龙。年轻人热情地拿出盲盒,交换“小米”。
在王府井大悦购物中心,年轻人在二维店里排队购买商品。 (照片由受访者提供)
王府井大悦城是“北京新燕莎金街购物中心”的升级版,自2023年底开业以来,迅速成为“Z世代”消费者追捧的时尚新地标。“大悦里有很多2D店,我和朋友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来这里购买IP周边。”2000后女孩齐约翰说。
“我们将引入中国潮流文化,一个二次元、独立经营的品牌,打破传统商场‘老旧’的刻板印象,打造年轻、现代、现代的体验空间。”王府井大悦城副总经理张梦久表示,今年以来,商场销售额和客流量大幅增长。
目前,不少传统百货店正在通过提高“知识产权集中度”、打造二次元购物业态等方式,吸引年轻消费者来到购物中心,我带你回来。
例如,上海百联ZX粉丝中心主打二次元经济,引入动漫周边、IP主题餐厅等新业态。 2024年,各类活动约700项。年收入同比增长70%,旅客数量同比增长40%,会员超过26万。
2024年,我国限额以上零售企业中,百货商店和品牌店零售额将分别下降2.4%和0.4%。购物中心频频“爆款”,是对传统购物中心面临购物业态陈旧、缺乏客源困境的回应。活力。
今年5月,《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批复》提出,通过商业步行街和老旧商业街区改造改造、完善配套设施、优化交通组织、提升公共空间品质、丰富商业业态、创新消费场景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等推动城市更新。
全国范围内,多地商场正在开启“爆款改造”模式。北京友谊商店定位为“商业生活艺术中心”,打造“庭院式商业空间”。巴黎之春上海淮海店以“知识产权共创”为特色,将与时尚品牌合作推出主题快闪活动。广州友谊网金币店将引进广州首家城市免税店,打造“购物与旅游”结合的场景……
“消费者需求更加多元化,随着定制化、个性化、品质化的发展,世界各地的商场都在创新购物业态、丰富供给。这不仅是解决经营困难的途径,也是通过供给侧创新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。”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实验室副主任邹云汉表示。
什么是“流量密码”?
随着实体商业的增长点转向库存改造和体验提升,购物中心吸引消费者的主要竞争优势是什么?
提供更高品质的体验——趣味杂货店里,贴有洗碗贴和同名物品的“多巴胺帆布袋”畅销。当你走进 Puffy 香水品牌专卖店,您会发现定制香水和无焰卧室香水,利用气味与您建立情感联系。北京首家迪士尼快闪店,约400平米的沉浸式空间将为消费者带来一场独特的“IP之旅”。
在张梦九看来,王府井Joy的“交通密码”很简单:“情感”和“体验”。
麦肯锡发布的2024年中国消费者趋势调查显示,64%的消费者更加重视精神消费,年轻消费者更加重视精神消费。
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价格研究所研究员刘帆表示,在当前网络购物进化的时代,消费者对线下商业的需求已经从“购买产品”转变为“购买体验”,从“完整品牌”转变为“个性化定制”。创新零售业态和场景是振兴传统零售的关键。
乙拓展你的空间能力——
走进广州天河区正佳广场,您会感觉置身于一个微型的城市天堂。一侧,鲸鱼的影子在深海蓝色的屏幕下游荡,一对情侣在“海底世界”前驻足拍照。另一边,穿着棉衣的孩子们在冰天雪地里嬉戏欢笑。消费者购买的不仅仅是一个产品,更是一段美好的回忆。
通过扩展和扩展物理空间的功能,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正在从单纯的“购物中心”转变为集社交、文化、消费于一体的城市生活中心。
“为了满足老年人学习、交友等社交需求,我们在商场内开设了声乐、舞蹈、书法等课程,将传统的‘清单式’百货商店转变为‘舞台式、体验式’的社交空间。如今,超过70%的人“我们的客户都是银发消费者。”重庆重百九龙百货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国文说。
重庆崇百九龙商场老年大学的舞蹈 老人们在教室里学习舞蹈。 (照片由受访者提供)
提高服务灵活性——
在北京朝阳区的蓝色港湾,外国游客将外国银行卡绑定支付宝后,可以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支付。整个过程非常“顺利”。蓝色港湾副总经理郑哲伦表示:“除了让支付更加便捷之外,我们还设立了双语服务台,为游客提供双语菜单。”
南宁百货商场设立出境退税服务区,提供多语种信息和“现买即买”服务。兰州万象城打造了宠物友好空间,并配备了宠物友好电梯。武汉金银湖万达广场有推出“3小时无门槛免费停车”……越来越多的商场采取舒心服务措施,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。
“实体商业的困境本质上在于传统商业模式的需求与时代的脱节。”只有真正了解线下消费者的需求和痛点,才能实现突破和复兴。邹云涵说道。
让我们把“流动”变成“停滞”
很多商场装修后客流量有所增加,但如何保持竞争优势,实现可持续盈利,将“流量”转化为“留存”,是实体商家必须解决的深层次问题。
业内人士指出,部分商场在装修时定位不清,有的商场针对二次元等热点话题,导致同质化严重。一些装修是l受限于硬件层面,经营思维依然固守“老派”。没有运营支持的“爆破改造”项目往往只能维持几个月的最初热情,最终因客流量不足再次被迫退出市场。
在张梦九看来,无论从事什么行业,关键是要了解人们的需求。 “任何垂直行业都可以成为蓝海,最重要的是,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接触目标客户。这是为了满足集团的期望。”
另一个主要问题是维修成本高昂。外立面改造、智能操作系统升级、品牌集团改造等造成的投资损失将增加运营成本。 “投入高、回报慢”是很多购物中心面临的新问题。
位于西安解放路商圈的民生百货一直在寻找新的“解决问题的思路”。 “以‘零售+办公’为理念在同一栋大楼内,我们正在对一楼至四楼的商业区进行改造,将五至七楼改造成商业办公,八至十四楼改造成酒店式公寓。民社百货解放路店总经理朱海燕表示,通过引进盘活沉寂的产业,不仅可以承担改造成本,还能进一步提高人气,拉动新消费增长。
公司员工在改造后的民生百货工作。图片提供:新华社记者张斌。
邹云汉建议,商场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,分析消费者行为偏好、销售数据等指标,实现精准营销,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。
“我们将配合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协调使用中央财政资金“充分发挥各类金融工具作用,推动城市商业设施优化调整和改造提升,为城市商业转型和提质提供长期支撑。”商务部循环发展办公室巡视一班张翔说。(记者王玉晓、李晓婷、张斌)
新华社视角:聚焦城市更新
2025-11-27
